水务动态丨“于桥水库入库河口湿地水质及水生植物跟踪监测分析”项目通过结题验收:水生植物

(来源:津水微言)

3月12日,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于桥水库入库河口湿地水质及水生植物跟踪监测分析”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专家组经过查阅项目资料,听取现场汇报,对项目进行了全面评估,一致同意通过结题验收水生植物

该项目针对于桥水库入库河口湿地工程,开展了系统性跟踪监测与研究水生植物。项目组通过对水质、底泥及水生植物的连续跟踪监测,全面掌握了工程运行期间的水质净化效果和生态健康状况。研究揭示了湿地水生植物的种类、群落、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多样性水平进行了科学评估,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水生植物补种方案建议。

在水质变化规律研究方面,项目组深入分析了湿地工程进出水水质的变化规律,验证了该工程对氮磷营养盐入库负荷的有效削减能力,为减少于桥水库入库污染负荷提供了重要支撑水生植物。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底泥中有机质、有机氮、无机氮、全氮、速效磷、总磷等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模拟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释放对水质的影响,提出了入库河口湿地清淤方案建议。

于桥水库入库河口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总面积达22平方公里水生植物。目前,针对此类大型人工湿地工程尚缺乏成熟的运行管理经验。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于桥水库入库河口湿地的实际效果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也为湿地水生植物的培育管理以及引滦输水工程的运行调度优化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撑。同时,项目成果还可为北方地区同类大型人工湿地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来源:水科院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jcsszz.com/post/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