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公众号“景观设计学前沿”,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环球科学科研圈”无关沉水植物 。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与再生水灌溉
对户外绿墙美学质量影响评估
Assessment of Aesthetic Quality of Outdoor Green Walls: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and Recycled Water Irrigation
Mansoure JOZAY, Hossein ZAREI, Sarah KHORASANINEJAD, Taghi MIRI
关键词
灰水;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绿墙;可持续绿色空间;再生水利用
文章亮点
• 发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和再生水灌溉可显著提升绿墙的美学质量
• 发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对植物的生长、开花和整体覆盖度具有促进作用
• 推荐沉水植物 了适合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下绿墙种植的植物种类、细菌菌株和灌溉组合
本文引用格式
Jozay, M., Zarei, H., Khorasaninejad, S., & Miri, T. (2025). Assessment of aesthetic quality of outdoor green walls: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and recycled water irriga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1–14.
户外绿墙因其在提升建筑美学价值及促进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环境方面的优势而日益受到关注沉水植物 。然而,在全球水资源危机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其高耗水问题引发了对应用替代水源(如再生水)的探讨。本研究探讨了植物生长促进细菌(PGPB)与再生水灌溉——三种灌溉水源(灰水、废水及城市用水)及不同细菌组合(Mix B1、Mix B2、Mix B3及对照组)——对伊朗马什哈德城市绿墙系统中四种植物生长及景观效果的影响,包括羊茅(Festuca ovina)、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心叶日中花(Aptenia cordifolia)和莫邪菊(Carpobrotus edulis)。
实验于2022年3~12月开展,以随机分配分区布置三组绿墙沉水植物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水源与细菌组合对植物的景观效果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心叶日中花、莫邪菊和羊茅在废水灌溉条件下,与Mix B2或Mix B3配合使用时表现出最佳视觉效果;麦冬在灰水灌溉与Mix B1处理下的景观效果最佳。研究结果突显了心叶日中花在Mix B3与废水灌溉条件下的优异表现,认为该组合尤其适用于干旱及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户外绿墙建设。
近期征稿主题
点击主题查看相关介绍
Universal Design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Flood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Resilience Enhancement
Digital Intelligence-based Landscape for Improving Public Health
欢迎投稿
查看《景观设计学》投稿指南
制作 | 周舟
注:本文由作者及来源机构授权景观设计学前沿发布,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文种在其他印刷版、网络版等媒介发表,如有违反,本刊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沉水植物 。若有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
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于2006年正式创刊,以网络版和印刷版向全球发行沉水植物 。系列期刊包括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主题,是我国覆盖学科最广泛的英文学术期刊群,其中12种被SCI收录,其他也被A&HCI、Ei、MEDLINE或相应学科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系列期刊采用在线优先出版方式,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
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